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港投站群
当前位置: 首页 /  港航员艺

西山 · 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08 浏览量:3247 分享到:



文:王鑫 港航公司


      来桐子壕电站不觉已十载有余,每每站在宿舍阳台,远眺美景,总会被侧面那一座绵延围绕数百米的陡峭山石所吸引,稍显惭愧之事却是人闲慵懒,迄今也仅仅登山一次,然时隔多年依然记得山顶那难以置信的平整地势,还有那站在山顶遥望夕阳下电站与悠悠嘉陵江融为一体的雄壮秀美。


      曾也有过疑惑,为何如此陡峭的山石之上会出现如此平整宛如平地般的山顶,近日偶闻一则关于武胜西山之名的采访游记,方才明觉这座毗邻电站的不知名山石,昔年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它竟是历尽沧桑遗留下的遗迹,竟与著名的合川钓鱼城之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清嘉庆版《定远县志》名此山为西山。相传宋末元初,元军久攻钓鱼城无果,元军遂寻一上游险地,以控扼钓鱼城宋军,意欲阻断宋军供给之路,然则西山挟山而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嘉陵江恰在此处形成了一条逼仄的壕沟,即今桐子壕电站大坝位置处,该处水面狭窄,水流湍急,船运多险,遂在西山建立堡寨,在此处切断宋军的上下水路。

      历史悠悠,相似的场景在明清时期又再次上演。明末时期,局势不稳,盗匪极多,西山因其地势险绝,易守难攻,距迁后的定远县城也较近,遂又成为定远人民遭遇匪乱之时的避难屏障。

      清嘉庆版《定远县志》又有两处关于西山的记载——

      一是“城池关隘”部分,其载为:“南禅寨,即西山寨,为城后保障。明嘉靖,李姓弟兄五人率里人避贼于此,又名五虎寨。”

      一是“山川”部分,其载为:“西山,县治枕山,明西山寨,半山石洞中刻有‘嘉靖五年大破贼匪’八字。嘉庆五年,贼渡嘉陵,邑民避兵于上,保全者数万计。”

      追古溯今,没成想,这看似普通的陡峭山石,当年竟庇护了数万人,竟流传了如此多的传说。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再度登临西山,去探寻究竟,顺着近七十度的山坡小路一路上行,走到半腰歇脚之时,再度回望桐子壕电站与那一条绵延修长的进厂公路,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在这易守难攻的陡峭险要地段,当年若是没有在此修建桐子壕电站,没有这一条进厂公路,当年群众是如何走出这座偏居一隅、易守难攻的西山……

      上山途中,巧遇一位傍晚上山劳作的老农,递上一支烟,他便一边带我上山,一边给我讲述起来,他那沧桑沙哑的嗓音,满是回忆的眼神,渐渐勾勒出一副当年模样。

      我好像看到数十年前的他,那时他还很年轻,为了家人生计,勤耕劳作,傍晚下地收菜整理,凌晨三点起床,四点收拾出门,挑着扁担,担起蔬菜,一路向西沿着蜿蜒陡峭的下山小路,步行两三个小时来到就近的武胜老县城中心古镇,那时天刚蒙蒙亮,他占一处摊位,吆喝半晌,直到晌午时分,蔬菜卖完,啃一口老面馒头,顶着烈日沿着上山的小路回到家中,稍作休整,趁着傍晚落日,上山收菜,再重复着每一天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那时候很苦吧!”我情不自禁问道。

      “我们不算苦,要上学的娃儿们才苦!”老农使劲吧嗒着烟屁股,吐出一口浓郁的烟气,深邃沧桑的眼神望着山腰处的房屋。

      “哦……”我应了一句,顺着他的目光望了山腰房屋院坝内坐在一起聊家常的农妇一眼,又给他递上一支烟,他笑着接下,继续着他的回忆和述说。

      其实我能够想象得到那时的孩子和他一样,为了上学,和老父亲一样凌晨三四点起床,带着强烈的睡意,揉着朦胧的双眼,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带着盛满午餐的盒饭,在黑色的天幕下,沿着这绵延小路,踏上上学之路。若是遇上下雨,一路泥泞,那双小脚沾满厚重的泥土,从泥泞的小路上用力的抬起,又用力的放下……放学之后,回到家中天幕早已黒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你是在这里上班的?”老农盯着我身上的工作服,笑问道。我点了点头!

      “当年多亏你们修了这电站,才有了路啊!”他不知何时又点上了烟,早已熏黄的手指指了指山下那一条水泥路,一辆辆小车在道路上来回驶过。

      我望着进厂公路,望着最近几年在公路两旁不断新修的那一栋栋小楼,我很难想象当年谁会在此地落脚生根,怕是正如这老农朴实的言语所涉,当年鼓励小娃好好读书的言辞不过是希望小娃们能够在将来走出西山,这一辈子也别在这儿待着。

      这时,一辆校车奏着欢快的童乐,停在了那栋半山腰的院坝外,那些坐在院坝聊天的农妇们赶紧站起身来,围到校车门口,一个个年约四五岁的小娃蹦蹦跳跳着从校车上一跃而下,欢快的投入到妈妈或是奶奶的怀中。

      我突然感悟,每一个年代,不同的历史造就了不同的需求,当年为了保命,朴实的群众躲进西山,在这易守难攻的偏僻山顶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今国泰民安,深山的群众渴望更好的生活,想尽一切法子,试图走出西山。

      如今随着桐子壕电站的建立,随着进厂公路的不断翻新与维护,这里已经交通便利,平整的西山顶上矗立起了通信铁塔,山顶几乎已无人烟,一栋栋小洋楼就近在进厂公路两旁矗立,不论是到武胜新县城沿口镇或是到老县城中心镇,车程不过十几分钟,群众再也不用为了生计或读书,天黑起床赶路,天黑再回到家中……

       我不知道也计算不出一座电站的建立与发展究竟为国家带来了多么大的贡献,只是从内心感觉到,桐子壕电站的建立,为这一方村民提供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坦途之路!
返回列表
上一篇:端午浓情 下一篇:港投人的六月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